09972205537 

BEAT365官方网站南京理工大学_院校信息库_阳光高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4月由原国防科工委批准立项建设,1994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5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座落在紫金山麓脚下,建筑面积为5470平方米,科研基础条件较好,设施较齐全,是基于“兵器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从事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应用基础研究平台。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3个研究室和1个办公室,现有固定编制人员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863”专家1人,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高级职称教师27人、中级职称教师17人、初级职称人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人),客座科学研究人员29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队伍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学科配套、科研经验丰富、经历长期协作、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结合的精干队伍。

  近5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包括国家“863”、“973”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高水平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

  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于2007年6月由原国防科工委批准立项建设。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包括“97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其它科研项目100多项;发表论文500余篇,专著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其它省部级奖近30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明专利受理60余项。

  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于2007年6月由原国防科工委批准立项建设。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科研项目近120项,其它科研项目50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多部,获各种奖项近20项,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2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0年11月通过教育部验收,2011年2月正式投入运行。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京理工大学,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实验条件良好,设施齐全,是基于“应用化学”和“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学科结构,逐步形成了功能材料的软化学法制备原理及应用研究,功能材料的结构及量子化学理论研究,材料的表面软化学法处理及应用研究等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设3个研究室和1个办公室,现有固定编制人员58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杰青”2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高级职称教师47人,中级职称教师11人),团队于2007年入选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教师和科研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93%以上,曾在国外进修一年以上或攻读学位者占70%以上,形成了年龄、专业、学历、学科结构优化合理,团结协作、富有创新力的团队。

  实验室成立以来,科研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发表论文330篇,其中被SCI/EI收录270余篇,出版专著6部,申请专利30余项,获授权专利20项;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2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建筑面积为5650平方米,科研基础条件较好,设施较齐全。实验室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主要依托,以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一批江苏省优势工程建设学科和重点学科为支撑。通过认知科学、计算科学、光电技术、微纳机电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信息感知器件、高维信息获取处理及融合、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智能机器人系统与集成等研究方向的综合协调发展,促进智能传感器以及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下设4个研究室和1个办公室,现有研究人员48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2人,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2名,“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防科工委“511工程”人才计划9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计划1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计划11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队伍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学科配套、科研经验丰富、经历长期协作、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结合的精干队伍。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项;发表国际高层次期刊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自然科学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2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9月由江苏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

  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光谱成像技术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以及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的星地空探测技术优势科研力量,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科研基础条件较好,设施较齐全。实验室瞄准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发展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高水平学术创新和重大工程成果产出为目的,在概念原理上,发展进一步提高光谱的精度、分辨率、灵敏度及其物理极限的新机理与新方法;在技术方法上,发展先进光谱成像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加大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仪器(系统)的工程化研究力度,为培育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仪器(系统)产业提供关键技术贮备和科学支持;在高技术应用上,开展光谱数据智能处理以及综合应用研究。

  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下设三个研究方向,有6个研究室和1个办公室。现有固定编制人员3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教师25人,中级职称教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人),客座科学研究人员16人,实验室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学科配套、科研经验丰富、经历长期协作、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结合的精干队伍。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0多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近4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等各种奖项10多项,申请及获授权国家专利8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

  江苏省社会安全图像与视频理解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由江苏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

  江苏省社会安全图像与视频理解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科研基础条件较好,设施较齐全。实验室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为主要依托,瞄准视频智能分析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高水平学术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为目的,在图像分析和识别、海量视频理解和检索、社会安全视频监控集成方面开展基础理论与先进技术研究,并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江苏省社会安全图像与视频理解重点实验室下设3个研究室和1个办公室,现有固定编制人员34人(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高级职称教师20人,中级职称教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2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队伍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学科配套、科研经验丰富、经历长期协作、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结合的精干队伍。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它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多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拥有发明专利近20项。

  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1月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

  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京理工大学,涵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等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科研仪器总价值2590万,科研基础条件较好,设施较齐全。目前已形成了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工业废气治理理论与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等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交叉的新型学科、研究体系。

  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下设3个研究室和1个办公室,现有固定编制人员5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7人、中级职称教师12人、兼职教授3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江苏省突出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形成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具备良好的人才培养能力。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各类项目8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22项,发表学术论文7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6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九五”期间,学校投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经费6500万元,普遍改善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为学校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研究领域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建设期间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3项、省部级奖励221项,包括由学校独立完成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 项。

  “十五”期间,学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学科建设作为“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加大投入力度、精选建设项目等措施,寻求重点突破,投入学科建设经费14000万元。本期“211工程”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学校优势学科的水平,其中部分学科进入了国内高校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在“十一五”重点学科评审中,学校在保住原有的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新增了4个重点学科,使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分布面达到6个一级学科,取得了重大进展。

  ★兵器科学与技术 (含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4个二级学科)

  南京理工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4年6月被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进入全国高校的先进行列。

  学校具有完备的学位授予体系,现有1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0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具有覆盖面较广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的博士学科点覆盖了兵器、机械、力学、控制、光学、仪器、化工、材料、环境、电子、通信、计算机、管理、航空宇航、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领域。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学校拥有2个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分布在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6个一级学科中。高水平且覆盖面较广的学科体系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200多名,硕士生导师700多名;博士研究生年招生规模为350多名,硕士生年招生规模为1700多名,在校研究生5000多名。此外,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年招生规模为800多名,在读学生2500多名。

  经过教师和研究生多年的努力,到2008年3月,已经培养出博士1230多名,硕士12350多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防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学校现已建成一支政治素质高、结构趋于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若干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脱颖而出,若干学术带头人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专任教师数量已由建校初期的280人上升到2010年的17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68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66人,副高级597人,讲师715人,助教58人,分别占总数的21.1%、34.4%、41.2%和3..3%,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55.5%。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相对稳定,且呈现出年轻化特点。目前 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36%,35至55岁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6.4%,56岁以上教师比例逐年下降,占总数的6.6%。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主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

  教师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3.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14人,占教师总数的52.6%。

  教师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鼓励引进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通过以上措施,目前教师队伍中具有校外学历教育经历的有1183人,占总数的68.3%。

  北京市人,男,1937年5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年-2000年3月任南京理工大学校长。现任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弹道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会委员会《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弹道学报》主编、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61年以来,一直从事国防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气体动力学及相关学科――弹道学、高速发射技术及工业爆破灾害力学等。完成论文、报告、教材80多篇(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生30多人,先后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8项、发明专利2项、国际发明金牌1项。个人曾荣获光华基金特等奖(92年)、兵器工业功勋奖(91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89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6年)、江苏省先进工作者(79年)及南京市劳动模范(79、81年各一次)等奖励。

  从事12年的高校管理工作,在教育和科技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学科建设,实现学校快速发展方面,做了有效地探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撰写、发表了多篇论文、报告。

  吉林省吉林市人,男,1935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装药技术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1999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工作于含能材料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对含能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成果。在火药性能、燃烧、装药设计和理论与实验方法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共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项发明专利。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各30名,获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作为学科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及其它九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由于在科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光华基金特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怡昕院士,男,1941年3月生, 1959年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学习,1964年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等;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十四大代表;获政府特殊津贴。

  刘怡昕院士作为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领域专家,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精确制导武器运用、模拟训练系统和检测器材研制、提高武器作战效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武器运用与研制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部队和军队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主编教材12部,出版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

  苏哲子( 1935.12.8 -),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县(现咸阳市),1959 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国营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总工程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哈尔滨北方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1992 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哲子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火炮武器系统专家,1962年成功地造出了我国第一代轻型坦克131轻型坦克,并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任 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课题总体设计组组长和武器设计组组长,成为1984年国庆 35周年受阅的新式武器装备之一,并获兵器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他的领导和设计下,陆续开发研制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762履带式火箭扫雷车、改进型653坦克抢救牵引车、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底盘、履带式军用挖掘机、155毫米自行火炮等6个军用新产品。从1985年到1989年,在苏哲子领导参与下,连续开发出了3个支柱新民品:wy125全液压回转式挖掘机,被誉为达到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履带式三支点打桩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进口替代产品;160马力机动平地机BEAT365官方网站,国产自制率达40%,部分零件返销美国。 30多年中,经他参加和领导开发研制的大型复杂产品有14个,其中5个获得部级和国家级奖。多项产品出口外国,为国家创汇数亿美元。

  崔向群,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1年12月生于重庆市万州。197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1995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博士学位。任国际天文学会(IAU)光学红外技术分会(Division IX)组委、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江苏激光与工程光学学会理事。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科学院第三届十大杰出妇女、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崔向群院士主学科研究方向为天文望远镜与仪器、主动光学技术、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镜面技术。负责研制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为中国在大样本天文学特别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探索和银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国际前沿创建了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功实现,将中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还为中国研制未来极大望远镜奠定了基础。

  杨绍卿 (1941.2.15-),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生于辽宁省康平县,原籍辽宁省康平县。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学院),1981年-1984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研修控制工程。现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中国人民总装备部枪炮弹箭专家组顾问、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工作,是我国末敏弹技术与装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我国野战火箭散布、稳定性和偏差修正理论体系及灵巧(智能)弹药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体系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创造性地发展了火箭弹散布、稳定性和偏差修正理论,建立了灵巧(智能)弹药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主持研制成功世界一流的我国第一个末敏弹武器系统,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推进了我国常规弹药向灵巧(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著有《火箭弹散布和稳定性理论》、《火箭外弹道偏差与修正理论》、《末敏弹系统理论》和《灵巧弹药工程》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发明专利多项,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国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2010年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 称号。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坚持“大师+团队”的人才汇聚模式,大力推进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建设,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重大科研项目,结合重点学科、科技平台和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逐步选拔出一批由优秀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领衔挂帅,创新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团队,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投入,逐渐形成了具备自身特色的团队建设和培育模式。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7个。